豬舍內小氣候因素對豬的生長發育、發情繁殖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溫度和通風是決定豬舍內小氣候的兩大重要因素。
豬舍內環境(主要指小氣候因素)直接影響養豬水平,這些小氣候因素包括溫度、濕度、氣流、熱輻射、光照、有害氣體、粉塵、微生物、噪聲等。其中,由溫度、濕度、氣流、熱輻射組成的熱環境直接影響豬體熱調節,進而影響豬群的生產性能。
在實際生產中,由于飼養管理、氣候條件等多方面限制,溫度有時達不到有效控制,溫度范圍超出了動物的“舒適區”,使得豬體內產熱和散熱不平衡,不能維持其正常體溫,從而出現一系列應激現象,進而影響豬群的生長性能和繁殖性能。
(1)溫度對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環境溫度影響豬自由采食飼料的水平和能量的利用。不同體重的豬,在不同溫度下采食量和飼料轉化率不同。有研究發現,體重25~45KG的豬,在氣溫15~20℃的情況下,每千克增重所消耗飼料最少。
炎熱季節,豬舍內溫度超過舒適區以上,豬會出現皮膚血管擴張、體溫升高、心率加快等熱應激現象,熱應激會直接導致豬采食量的下降。豬體重越重,熱應激對采食量和增重的影響越大。
當環境溫度低于舒適區時,豬表現出血管收縮、皮溫下降,豎毛、肢體蜷縮或群集等冷應激現象。冷應激造成豬體內熱量的損失,攝入飼料更多地用于產熱,飼料利用率下降。
剛斷奶的仔豬適宜溫度為28~30℃,每周溫度應該降低2℃直到仔豬8周齡時溫度達到20~22℃,避免溫度波動。每日溫度變動超過2℃將會降低仔豬平均日增重,提高仔豬料重比。有研究表明每日溫度變動超過2℃時平均日增重為306g,料重比為1.45;每日溫度變動低于2℃時平均日增重為344g,料重比為1.17。
(2)溫度應激對種公豬和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
繁殖豬應盡量避免暴露在28.9℃以上的環境中。
對于公豬而言高溫使睪丸溫度升高,睪丸重量下降,影響精液質量,使精液量減少,精子數減少,精子畸形率上升,精液品質下降。同時,溫度升高可使公豬性欲降低。
研究發現,在35℃和15℃條件下的公豬,前者射精量比后者低8.6%,精子數量下降11.5%,受胎率下降13.3%。高溫對公豬精液的影響在熱應激之后2~3周才表現出來,影響可一直持續8~9周。
高溫對母豬的直接影響,主要是在受精卵的著床期極易造成死胎。母豬配種后1d開始經歷5d的熱應激,胚胎成活率可從69%下降至39%。母豬配種后2~3周到分娩前為敏感期,這期間熱應激可能會對母豬受胎率、產仔數和產仔窩重產生影響。
研究表明,高溫對母豬受胎率影響的主要原因是熱應激使母豬內分泌失調,從而導致排卵數和卵子質量下降。
高溫影響母豬的發情率和返情率。有研究表明,仔豬斷奶后,哺乳母豬夏季發情率(77.52%~79.80%)比春季(79.42%~82.50%)發情率低,而秋季和冬季發情率最高可達86.30%甚至89.80%,母豬發情比例最多出現在11月份,8月份發情比例最少。
熱應激能降低哺乳母豬的采食量、泌乳量和小豬的增長率。高溫對母豬泌乳量影響的直接原因是溫度升高使皮膚血管舒張,血液更多地流向皮膚,遠離乳腺等內部組織,從而導致泌乳量減少。當環境溫度從18℃提高到28℃,泌乳量下降25%,采食量減少40%。
環境溫度是影響豬群生產性能的首要溫熱因素,豬的生產潛力只有在適宜的外界溫度條件下才能充分發揮,因此在養豬生產管理中,應有效控制舍內環境溫度,以達到最佳生產效力。
適宜溫度的具體范圍,除了受豬的品種、日齡、生理狀態決定外,也受到畜舍環境、飼養管理、氣候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地面類型對豬的實感溫度影響較大。研究發現,10cm厚的墊草地面能夠提高有效溫度4℃左右,多孔涂層地面升高溫度5℃,實板條地面則會使有效溫度降低5~10℃,此影響尤以仔豬最為明顯。在不同的濕度下,豬的舒適溫度也有不同,如對于生長育肥豬,在相對濕度為40%時。28℃為其熱應激危險值,但是當相對濕度變為90%時,26℃即為熱應激危險值。
在生產管理中,為了緩解環境溫度對豬群生長的不利影響,通常在炎熱的夏季對育肥豬舍和繁殖豬舍進行降溫處理,一般包括濕簾—風機降溫系統、噴霧降溫、噴淋降溫、地板降溫、滴水降溫等措施。
冬季產房和保育豬舍應做好防寒保暖,最常見的有墻體、屋頂、門窗的保溫、加熱器、小太陽等保溫供暖法。一臺以液化氣或天然氣為燃料的大歐加熱器,供暖面積可以達到500平米。一臺以沼氣為燃料的大歐加熱器也可以達到300平米的供暖。除此以外,設備出口溫度可以達到120度,把加熱后的空氣直接輸送到豬舍。為了把溫度控制在使豬群最舒適的范圍(不能過低也不能過高),恒溫自動啟停的裝置可以在豬舍溫度到達設定值時自動停止工作,在舍內溫度低于設定值時自動開始工作,有效地減少了豬群因溫度差帶來的各種不適。對于仔豬等需要更高溫度的豬群,可以再加上小太陽(太陽傘)等小型加熱設備,實現局部、個體的供暖。
在豬舍建造中,溫度與通風是密不可分的,豬舍通風量的大小將直接影響舍內環境溫度。炎熱的夏季,通風有助于豬體散熱,對豬的健康和生產性能產生有利影響;冬季氣流會增加豬體散熱量,從而加劇了冷應激。
豬舍內通風量大小直接決定了豬舍內各種有害氣體和粉塵顆粒的濃度,通風量不足,會導致豬舍內有害氣體和粉塵顆粒濃度過高,影響豬群的健康。豬舍內主要的有害氣體是氨氣、二氧化碳等,氨氣濃度過高時,可降低黏膜清除系統的功能,使動物感染呼吸道疾??;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溫室氣體,不僅影響豬群的健康狀況,還影響著周邊地區的人類健康。粉塵顆粒主要是通過進入動物的呼吸系統來影響健康,長期濃度過高甚至會引起動物死亡。冬季溫度較低時,豬舍需要調節合適的通風量。當通風量較高時,維持舍內溫度所需的熱量必然較高,整棟豬舍的耗能也高。大歐熱量交換器不僅可以保障冬季畜舍內溫度均衡,還可以幫助達到通風效果,并且節能環保。熱量交換器是通過熱量交換的原理,將舍外冷空氣與舍內排出的熱空氣在機器內通過能量轉換板進行熱交換,對進入舍內的冷空氣預熱,熱量回收率達到80%以上,節省供暖費用60%以上,回收利用畜禽舍內部空氣的熱量,同時實現了通風換氣,減少舍內有害氣體、灰塵的作用??墒关i舍在最合適通風量的情況下達到空氣質量的要求。
溫度和通風是養豬生產中豬舍熱環境的重要因素,是保障豬舍適宜環境、提高豬群生產性能的關鍵步驟。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應做好溫度與通風的協調環境控制,同時改善豬舍熱環境和空氣質量條件,以保持豬體健康,最終才能保證生產力的充分發揮。